英国留学读硕士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探索] 时间:2025-01-10 23:29:45 来源:尽忠报国网 作者:探索 点击:15次

下个月就是英国开学季了,准备去英国读书的留学你是不是有些激动和小彷徨呢?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位在斯旺西大学的留英学子的硕士学习生活~


硕士的Taught Course(讲授式课程,相对于研究性课程)只剩最后的读硕两周了,我依旧坚持着自己与众楼友不同而异常规律的经验作息。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学业的可分周期缩短了整整三个半月,所以目前每一个Assignment(作业),英国我都是留学提早两三周Submit(提交)的,这也就意味着放弃所有的读硕休闲与娱乐。

其实,经验我远不是可分那种内心很强大的女性,更不会自傲于“特立独行”。英国面对学生党主体——张口闭口Deadline(最后期限)、留学不到“死线”心不死、读硕临“死”之前苦逼赶工的经验学习方式,我在Tme Management(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可分“截然不同”,时时会让我感到一点点不安……我只是学会了与这种“不安”,和平共处而已。


还有一种生活常态是,男生会说,“喜欢这个女生就是喜欢她的无理取闹,她让我觉得我是个男人,我可以帮她摊事,她闯了祸第一时间会跑过来跟我哭,叫我帮她解决;她生气了会跟我大吵大闹,会趴在我怀里哭,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她哄好,可是那一刻我很有成就感。”

偏偏我也不是这种生活态度……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人,首先要学会靠自己。

因为忙于学业,我一般只在礼拜日的上午离开校园一次。

去圣公会(Church of England)教堂二十分钟左右的行程,要经过辛格顿(Singleton)和布林米尔(Brynmill)两座公园,一路相伴的,除了林间的鸟和松鼠、在成片的草地和蓝天下撒欢的狗狗,还有就是当地人了,给园中的小动物喂着食。待中午回来时走过一个社区游乐园(Fair Ground),必定是年轻夫妇带着小小孩嬉戏的场面……基督要求祂的子民首先呵护好家人,所以这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拥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

在斯旺西,一幢独立的门前有花园的小楼、满目的绿地、清洁的水和空气、安全的食品、工作与休假的作息,几乎是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基本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在母国的一线城市,几乎就是一种奢求,尽管我相信这里大多数人并没有多少、甚至没有存款,更不具备供他们去遥远国度旅游的经济能力。


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安逸……一个母国的南方女孩,之所以分手威尔士当地男孩,就是因为觉得他太安于现状太不求上进了;可现实是,人家真的不需要怎么求上进就拥有了我们奋斗一辈子都可能无法拥有的品质生活,虽然这种生活在他们眼里是完全的司空见惯——They were born into it.(他们生来如此);虽然威尔士与英格兰相比,GNP(国民生产总值)要差不少。

本周三,课程组织去了Carreg Cennen Castle,是威尔士一著名城堡。1462年就处于一种衰败(Ruinous)的状态了,但因其坐落于一Limestone Precipice(石灰岩悬崖)之上,景致奇特,而吸引了不少游客。临行前,我在教授要求我建的Wechat(微信)班级群里上传了一张悬崖照并留言:The intimidating cliffs below the castle(城堡之下令人畏惧的悬崖),不曾想教授即可回复到:I’ve lost students there before.(我在那里曾失去过学生)——无比惊悚ing!

等同学们都上了车,教授告知大家因为人数不够(有人临时变卦),所以每人要多负担一部分车费,原先说好每人5镑,现在……他当场摁了一下计算器,变成了每人9.5镑(真还有点离谱),然后,当场收钱。大家基本上都掏出一张10镑,教授当然没有办法找零。


等到了景区买门票时,因为团体票可以享受七折,所以原来的5镑票价只需支付3.5镑,这个时候我就建议说是否可以直接收3镑?(我是数学白痴,可像这种两位数加减法,还是可以的)。可是……But……教授反应不过来所以也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我只得掏出一张5镑,也有同学直接给3.5镑的。这下,教授开心了,因为他有零钱了,他立即找给了我2镑,我也是,醉了。

这个教授教的课程名为:Technology Enhanc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技术辅助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自身语言能力很强,同时精通电脑。后来爬坡去城堡时我问他Lost Students是真的吗?他说其实是走丢了,他往往带几十、上百号人来这里,哪里管得住——言下里不Lost几个倒是不正常了……老外的组织管理能力,Speechless(真让人无语)啊!

这些老外,总是给我一种松弛的感觉。记得当年在一所私立大学做一个老美的助手时,他经常宽慰我说,Don’t worry. No one is gonna die.(别担心,没人会死)看来,在他们眼里,人生除了生死,估计真没什么值得紧张的事了。

其实,还是国家强大的缘故,她的百姓们,才不至于天天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Lack of Security)的状态里。

自去年9月下旬赴英留学,这接下来的一年里,已经面临和将要面对的,除了紧张的硕士课程以外,还有自己的择业、孩子的升学、父母的卧病……医疗和教育这两大民生(Livelihood)问题硬生生地摆在了眼前。虽然有人对我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许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我说我懂,我会成为那样的父母,但是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我做不到,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

欲回国择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母国体制内中学的一条招聘政策:中高级职称入职,年龄不得超过40岁……历史上,曾有“报国无门”一说,而对于现在的我,即使想再次献身普教事业,也只有另辟蹊径了。

在教会,从牧师到教友,都非常关心我,会问及父母、孩子的情况。当得知父母身体欠佳后,主动提议是否需要把老人家列入他们的Pray List(祷告名单)。后来的一周,我正在教堂服事时,有一位老妇人问我是不是叫Cingy,我回答是,她说就是你的父亲在我们的List里吧,我说谢谢你们……这些善良的人,他们内心的爱,是无条件的给予,必然会吸引宇宙中与之同频共振的能量,直达天听。


那日,当我跪在牧师前,一道阳光将我笼罩,牧师将他的手放在我的头上,我抬起头,对他说,Please pray for my father(请为我父亲祈祷)……目睹此景,在该教会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事后回忆到,她即时感觉“圣灵充满”。

在这里,我多次聆听了他人分享见证(Witness God),而这种“见证”,也常常出现在我做《盖士利传》的翻译时(盖士利,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十九世纪中国西部的第一位主教)。周日礼拜时,我的一个好友(威尔士老妇人)分享她信奉基督的过程,也是在无比的人生困境中……

人,往往要陷入绝境才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而我希望自己,不是。

如果有一天,我们智慧满满、内心强大,那绝不是因为我们被伤得体无完肤后的绝地重生,也不是因为我们经历过别人所没经历的痛苦,而是因为我们在普通平凡的生活里,用自己的努力,早早就具备了洞察力和卓绝的悟性,能够从别人的故事里看清规律,从别人的经验中悟出自己的道理,随着岁月,告别那个懵懂迷茫的自己,成为一个“世事洞穿”而“童心不泯”的人。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